精品国产蜜桃一区二区三区_满足的呻吟小芳笫二章_97成人在线观看_纯肉大尺度肉动漫在线观看

降低婚齡可以提高結婚率、生育率嗎?

據(jù)財聯(lián)社2月24日報道,2025年全國兩會召開前夕,記者從全國政協(xié)委員、中國科學院院士陳松蹊獲得其今年全國兩會的提案,其中一份是《關于放寬人口生育約束、構建婚育激勵體系的提案》。為避免超低生育模式發(fā)生,減緩中國人口將面臨的嚴重結構失衡,陳松蹊團隊提出如下建議:降低法定結婚年齡,提高生育人口基數(shù)。

報道引述委員的提案稱,目前,我國男22歲、女20歲的法定結婚年齡,是計劃生育時代的產物。中國的法定婚齡為世界最高,國際上普遍的法定婚齡不超過18歲。建議將法定婚齡調至18歲,以提高生育人口基數(shù),釋放生育潛能。

降低法定結婚年齡這個話題并不是一個新話題,近年來社會各界也多有討論,但一直沒有進入修法程序。

早在2022年10月,澎湃新聞就刊發(fā)了題為《“下調法定婚齡”爭議10年:法理、情理如何斷?》的深度報道,系統(tǒng)回顧了圍繞這一話題的十年爭議過程。

文章說,近10年來,伴隨著老齡化加速、生育率下跌及晚婚晚育趨勢日益明顯,多位全國人大代表、政協(xié)委員、法學學者不斷提出“降低法定婚齡”的建議。然而,民調似乎并不“買賬”。

該話題首次成為輿論焦點是在2012年。當年,全國人大代表黃細花曾在全國兩會期間提出“將法定婚齡降至男女均為18周歲”的建議,引發(fā)了社會廣泛熱議。2017年,她再次將這項建議帶上兩會,不想又沖上輿論浪尖。其后,2019年民法典婚姻家庭編草案二審稿審議時,“是否應降低男女法定婚齡”這一立法議題成為網絡熱議的焦點。事實上,次年頒布的民法典并未對法定婚齡做出調整,不過其后依然有法學學者接連發(fā)文呼吁“下調法定婚齡”。

這一次委員的擬提案也可以視為這波呼吁的繼續(xù)。

我們不妨回到問題的本質:降低婚齡可以提高結婚率、生育率嗎?

一項公共政策要起到作用甚至立竿見影,一定是和當時的具體情勢緊密結合才可以實現(xiàn)。兩個問題就是把這個公共政策建議的效果基本探討清晰。

第一個問題,降低婚齡有無現(xiàn)實緊迫性?

這個問題還可以轉換一個問法:現(xiàn)在有沒有18-22歲的男性、18-20歲的女性強烈迫切要求結婚?

肯定有,但不多,要求也沒那么迫切。這個訴求用初婚年齡的不斷提高就能夠順利反證。

普查數(shù)據(jù)顯示,2020年我國人口平均初婚年齡推遲至28.7歲,女性平均生育年齡推遲至29.7歲。這幾年來,這一初婚年齡還在往后推遲,有的大城市已推遲到了30歲以后了。

第二個問題,如果法定婚齡真的都下調至18歲了,會不會真的像靈丹妙藥一樣大幅提升了結婚率和生育率?

答案可能是否定的?!翱梢越Y婚”和“必須結婚”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,18歲可以結婚并不意味著到了18歲的時候就必須結婚,更多的人還會選擇推遲初婚年齡或者不選擇結婚。

確實有一批18-22歲的男性、18-20歲的女性選擇在未滿現(xiàn)行法定婚齡的時候戀愛并且生育。雙方家庭往往會采取變通的辦法:先舉行婚禮并且共同撫育子女,延緩法律上的結婚登記,等到雙方都達到婚齡后再進行登記。通俗來說,就是該結結,該生生,晚點登記。

所以,如果法定婚齡真的全部下調至18歲以后,真實的政策后果就是極大減少了延緩登記的比例,但無助于整體結婚率、生育率的提高。降低婚齡,只有統(tǒng)計上的意義,要結婚的還是這撥人,區(qū)別的只是登記在這一年,還是那一年,并不影響比例。不愿意結婚的人比例還是一樣的。

當然,我支持法定婚齡全部下調至18歲,原因無他,給18歲以上的年輕人自由選擇結婚與否的權利。

結還是不結,那是自己的事。

(作者陳良飛系澎湃新聞政治新聞部總監(jiān)、港澳臺新聞部總監(jiān),高級記者)